檢測認證人脈交流通訊錄
北京市醫療器械檢驗所(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北京醫療器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簡稱“BIMT”)是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CNCA)、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SFDA)等部門認可授權的一所綜合性醫療器械產品檢測機構。經CNAS授權的檢驗范圍涵蓋醫用電子、醫用射線、核醫學、電聲學、體外診斷系統、一次性醫療產品、醫用防護用品、醫用橡膠制品、口腔材料、生物安全柜、電磁兼容、生物相容性和體外循環及化妝品生物學評價等專業領域,檢驗項目涉及616項;經SFDA授權檢測項目達695項,承擔著授權范圍內醫療器械產品監督抽驗檢驗、注冊檢驗、認證檢驗、進出口商品檢驗、科技成果鑒定檢驗以及委托檢驗、仲裁檢驗等檢測任務;2002年,成為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QC)簽約實驗室,承擔醫用X射線診斷設備、心電圖機、血液透析裝置和橡膠避孕套的強制性產品安全認證檢測任務。此外,該所先后獲得TüVPS、UL等國際權威認證機構的認可,是目前國內開展檢驗業務專業最全面的綜合性醫療器械檢驗機構。
該所較早建立了符合ISO/IEC17025國際標準要求的質量管理體系,技術力量雄厚、檢測設備精良、實驗設施完備、擁有各類國內外先進檢測儀器設備1600余臺/套,實驗辦公場地面積達5600多平方米,2005年建成國內第一家具備生物安全柜檢驗能力的實驗室;2007年建成啟用國內藥監系統第一家醫療器械檢驗專業電磁兼容(EMC)實驗室,填補了我國醫療器械電磁兼容性檢測領域空白,該事件被評為“2007年度中國醫藥行業十大重大事件”之一。
作為醫療器械質量監管技術支撐機構,該所嚴格按照“公正的檢測、科學的分析、準確的結論、優質的服務”這一質量方針,嚴把醫療器械產品檢驗檢測質量關,為適應醫療器械行政監管打擊假冒偽劣產品需要,在國家局、市局的正確領導下,不斷加大監督抽驗的力度。自成立以來,先后完成國家/北京市醫療器械產品質量監督抽驗任務5000余批次;特別是在2003年抗擊“非典”、2008年抗震救災和北京奧運用械保障等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該所及時進行檢驗,準確提供報告,為行政執法提供了重要的技術依據,有效保證了醫療器械的使用安全,得到了各級領導的高度肯定。
此外,該所積極加入中關村開放實驗室,聯合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科研院所和醫療器械生產研發企業共同發起成立“北京醫療器械產業創新聯盟”,搭建“醫療器械研發測試技術服務平臺”,著力為企業產品研發、檢測驗證、標準研究等方面提供更好更全面的檢測技術服務。自成立以來,已先后完成醫療器械產品上市前的注冊委托檢驗30000余批次,不僅提高了企業執行國家/行業標準的意識,更為推動首都生物醫藥產業的快速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檢驗依托科研,科研提升檢驗。該所還承擔著全國醫用臨床檢驗實驗室和體外診斷系統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簡稱SAC/TC136),全國醫用電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放射治療、核醫學和放射劑量學設備標準化分技術委員會(簡稱SAC/TC10SC3)秘書處工作,負責歸口國際標準的跟蹤、轉化及國家/行業標準的制(修)訂等組織管理工作。截至目前,已先后組織完成《醫用一次性防護服技術要求》、《醫用防護口罩技術要求》等110余項醫療器械國家、行業標準的制修訂任務。2010年底,該所自主研制的氰化高鐵血紅蛋白獲得國家二級標準物質證書。此外,該所聯合中國人民解放軍301醫院申請的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關于“心腦血管慢性損傷及急救指標等體外診斷試劑的研制”課題已通過國家科技部立項,不僅對提升該所科研工作水平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對促進我國醫療器械產業發展、使技術監管工作更加有法可依具有更為深遠的意義。
按照“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發展目標,該所正立足北京、面向全國、放眼世界,著力建設集產品檢驗、標準研究、技術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醫療器械檢驗基地,為提升北京乃至全國醫療器械監管技術實力、推動醫療器械產業發展、保障人民用械安全有效做出更大的貢獻!


